前幾天,朋友女兒果果參加了一場少兒舞蹈比賽。
這個舞蹈,從動作設計,到配合舞蹈的服裝,甚至髮型和妝容,朋友都請專業老師特意指導過,一家人整整忙活了一個多月。
小姑娘本來就愛跳舞,最近更是勤奮,擠出時間來練功,連吃飯都劈著叉吃。
果果的舞蹈獲得全場上下一致好評,連專業老師都發來祝賀。
誰曾想,朋友卻遺憾地表示:孩子最後獲得第二名。
獲得第一名的,是另一個表現平平的舞蹈。
領獎時聽見旁邊幾個家長在議論才知道,原來這個孩子的舅舅是評審之一。
別看孩子們年紀小,但他們都隱約意識到,那個孩子得第一名是因為親戚的關係。
回到家,果果叫嚷著不公平,要把第二名的獎盃扔掉,躲在臥室里哭了一晚上。
朋友這幾天也很糾結,不知道該如何向孩子解釋,更擔心孩子因為受到不公平待遇,影響以後的價值觀。
我們應該幫助孩子正視「不公平」
為人父母,我非常理解朋友的心情,父母最心疼孩子,總想著能多為孩子遮蔽掉生活的殘酷一面,給孩子營造一個美好的世界。
但是,世界是有不公平存在的,這個真相,孩子到了一定年紀應該讓他知道。
亞當斯說:「以為根本沒有公平的人,是愚蠢的,以為人人都公平,則更加愚蠢。」
當孩子遭受到不公平,父母最需要做的就是:告訴孩子,是的,世界就是不公平的。
有些人帶著天賦出生,有些人靠著汗水死撐;有些人永遠到不了羅馬,有些人一出生就在羅馬。
但是,我們依舊要感謝世界的不公平。
就如美國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約翰羅伯茨,在兒子畢業典禮上發表的演講《我祝你不幸並痛苦》說的那樣:「我希望在未來歲月中,你能時不時地遭遇不公,唯有如此,你才能懂得公正的價值!」
告訴孩子「越不公平,努力越有意義」
前不久,演員翟天臨,秀出他的博士後錄取通知書,引起全網一場浩浩蕩蕩的打假行動。
全網diss假博士的同時,《人民日報》發表頭條文章《這才是真博士》講述馬超的故事:
馬超,39歲,高位截癱,於1月9日,在哈爾濱工業大學的答辯會議室里,順利完成博士論文答辯。
他家境貧寒,靠父母擺攤賣豆腐完成碩士學業,成為高校老師,之後,繼續攻讀博士學位。
誰料天有不測風雲,就在博士論文答辯前夕,他突發意外,幾經生死,才從鬼門關搶回命來。
命保住了,卻造成高位截癱,除了眼睛能動,能說話,身體幾乎動不了。
可他從未放棄對知識的追求,身體略微康復,他就開始學習。
白天要康復治療,他就從晚上六七點開始,修改論文到深夜。
身體不能動,就讓妻子把電腦架到眼前,他口述,妻子修改。
受併發症的影響,馬超常說著說著就昏過去,醒來後吸吸氧,打起精神,再來。
一個是名利雙收的演員,輕鬆獲得博士位,用來鋪墊他的高知人設;一個卻遭受著病痛的襲擊,承受著心理的巨大壓力,用生命在拼搏博士學位.......
公平嗎?太不公平了。
馬超的付出值得嗎?值得!
他以身作則給我們做了最好的榜樣,命運不公,欺我負我,我偏要逆流而上。
他說:「我希望能夠虔誠地追尋知識,通過言傳身教,用這份對科學的誠心去影響自己的學生。」
他是這麼說的,也憑藉著自己的努力做到了,我們為他鼓掌,更被他感動!
心理學家詹尼弗孔斯特曾說:「雖然人們無法左右生活中不公平的現象,但肯定可以左右自己對生活中不公平現象的反應。」
我們或許會因為疾病,貧窮,樣貌等等原因受到命運的不公平待遇。
但是,就像馬超博士一樣,面對不公,我們可以左右自己對不公平的反應,越努力,越幸運。
世界不公平,但又很公平,會善待每一個用心生活的人。
教孩子擁有面對「不公平」的正確態度
紀錄片《出路》,用六年的時間,跟蹤了三個孩子的成長軌跡。
其中很讓人感觸的是,小鎮青年徐佳和北京少女袁晗寒的故事。
徐佳,家境貧寒,一家人勒緊褲腰帶,砸鍋賣鐵供他念書,經歷了三次高考,終於考上大學。
後來,他在武漢娶妻生子,買房買車,掙扎著擠進中產隊伍。
圖片來源:《出路》
條條道路通羅馬,可有些人窮其一生的終點,不過是別人毫不在意的起點。
就像袁晗寒,一出生就生活在徐佳或許一輩子都無法到達的終點。
她家境富裕,17歲從央美附中退學,那是別人擠破腦袋都進不去的學校,就因為不喜歡,被她輕而易舉的放棄。
後來,出於興趣,她在父母的支持下,開了個小酒吧,兩個月後,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