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馬刺在NBA聯盟的2008-2013年間沒有取得較大成就?

2019-08-02     曹強育     反饋

馬刺2003-2007五個賽季狂取三冠人稱另類王朝。但2008-2013賽季卻有長達5年的冠軍真空期,真是讓人費解。

GDP組合

當時鄧肯正31歲,是人門口中技術型內線的巔峰期。後來2008、2009賽季拿下二陣,2010年三陣,2013賽季更是返老還童進入一陣,且上述每年進入最佳防守陣容。

吉諾比利在2005年驚艷的總決賽表演後狀態大熱,之後全明星,最佳第六人,最佳陣容等榮譽接踵而至,更是號稱二十分鐘喬丹,巔峰能和韋德比的分衛。

帕克在鄧肯表現不佳的情況下拿下2007年FMVP,之後2009賽季入選三陣, 2012、2013、2014賽季均進入二陣。被公認為21世紀排名前五的控位,常年聯盟前十。

2010賽季更是有當打之年的准全明星理察傑弗森來投,再加上智多近妖的波波和一干驍勇善戰的板凳匪徒,這樣精明的陣容為什麼有這麼久的真空期呢?

2008年西決被湖人吊打、2009年次輪淘汰,2010年首輪就被淘汰、2011年被灰熊歷史性黑八、2012年西決2:0領先被翻盤、2013年總決賽更是史詩性的被逆轉。

馬刺

馬刺夠強但不是最強

那幾年的馬刺確實運氣不佳,正好碰上暴走的蘭多夫,不講理的杜蘭特,投瘋的雷阿倫。

2008-2010年屬於湖人的巔峰期,西部最大的攔路虎。誰能死磕干倒湖人,誰就能打總決賽。湖人之後2011年是小牛在諾維茨基巔峰尾巴最後的瘋狂,一幫望著冠軍紅了眼睛的老傢伙。小牛奪了冠之後,心氣沒了,也老了,2012-2014就又輪到馬刺玩了。

鄧肯的老化是馬刺那幾年實力下滑的主要原因,吉諾比利也老了,帕克雖然11年之後有一個小高峰 但是畢竟他是個小個子後衛,沒辦法扛起全隊。

馬刺

記得曾經有人說過:馬刺很強,年年50+戰績,聯盟里如果沒有超級強隊,總冠軍就是馬刺的,如果有超級強隊,總冠軍就不屬於馬刺,馬刺不是最尖的,但是是最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