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朋友,還有朋友家的3歲的寶貝閨女一起去逛超市,沒想到就惹了一件麻煩事。

我和朋友在看水果的時候,突然聽到超市員工暴怒的聲音:「櫻桃不讓嘗!牌子上寫著呢,看不見啊!」
我和朋友看向員工,反應了一會兒,才知道超市員工是在說我們。
低頭一看,原來小姑娘拽了旁邊放著的一顆櫻桃,正塞在嘴裡吃呢。
看到我們都在看她,還特別開心的把櫻桃拿出來炫耀。
我和朋友還沒來得及說話,超市員工就開口說:都寫了不能吃,不認識字啊!這麼沒素質,不知道怎麼教的!
朋友一聽就怒了,但還是壓住了怒火說:不好意思啊,小孩子看不懂字。她不知道這裡面的東西不能隨便吃,我回去教育她。這樣吧,我們買一點櫻桃,就當送了一顆好不?
超市員工聽到之後,態度也緩和下來說:主要是這大櫻桃貴,我們就這工作。沒看到位,被領班看到,少不了一頓罵,還扣錢。
朋友也不氣了,笑笑說,我知道,干哪行的都不容易。
然後對著閨女說:寶寶,超市裡的東西都是別人的東西,我們沒掏錢,不能隨便吃的,知道嗎?寶寶沒有經過人家同意拿東西要說對不起哦!

小姑娘被剛剛的氣氛嚇到了,有點怯,還是躲在媽媽的腿後邊輕聲說,對不起……
超市員工聽了就笑著說:沒關係,這小姑娘長得可愛,也懂禮貌,真是個好孩子。
朋友家的小姑娘害羞的在媽媽腿上蹭,對別人誇她還是很開心的,早就忘了剛剛的不愉快。
之後,我問閨蜜,她是怎麼在怒火沖頭的當口忍下來的?
結果閨蜜跟我說了三個理由,讓我信服口服:
1、不能在孩子面前吵架
吵架不是一件好事,解決不了問題,也沒辦法正常溝通,反而會把事情越弄越糟糕。
如果真的吵得不可開交,怕會嚇到孩子,對孩子影響不好。
父母是孩子的老師,父母的行為會讓孩子潛移默化的學過去。
如果我遇事就跟人吵,反而讓孩子也學會了遇事跟人吵架的行為,對以後和人溝通、交流都會有很大的負面影響。
2、過錯方在我
這件事,本來過錯方在我。

我沒有事先跟孩子說,超市裡的東西不是家裡的東西,沒付錢之前不能隨便吃喝。
如果這次我跟工作人員吵了,閨女會以為她這種行為是對的,以後很可能還會犯同樣的錯誤。
所以我要讓孩子跟人家道歉,不能讓孩子以為自己在超市隨便吃喝是理所當然的。
這也有助於我回家之後,跟孩子輸入關於「錢」的概念。
3、工作人員阻止行為是正確的
工作人員雖然說話不好聽,但是她確實是在做自己職責內的事情,我沒必要說人家不好。
說人家不好,不代表自己就對了,還惹得工作人員就是認為我家寶寶和我都是無賴似的。
所以我要先緩和工作人員的態度,才好讓孩子跟人家道歉啊。
不得不說,朋友的解決方式實在是太妙了。
不僅讓大家都開心了,在沒有給孩子留下不好的印象時,也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如果在工作人員說出那句「沒教養」的話時,閨蜜就怒氣沖沖的跟人吵起來,結果肯定沒有這麼順利解決。
這不僅僅是教育孩子的智慧了,而是為人處世的智慧,相信她家閨女將來情商也一定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