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手機鈴聲響起的時候,她正在北京最繁華的CBD辦公大樓裡面,揮斥方遒,洋洋洒洒地講解著給客戶提供的最新策劃案。
她下意識地連忙按掉了電話,因為這一場演講會議,對她來說特別重要。
只是,她按了電話沒幾分鐘,手機鈴聲又一次響起了。
她朝助理使了個眼色,然後拿起手機,匆匆走出了會議室,接聽了電話。
"爸,我這邊正忙著呢,再過1個小時我打給你,好吧"未等父親開口,她已經著急打算掛掉電話了。
"閨女,不要掛!"父親那邊的語氣中,滿是焦灼與不安。
"你媽快不行了,醫院已經讓準備後事了,今天已經把她接回家裡了,你快回來!"父親嘆了口氣說。
"怎麼會?上周不是說已經好很多了嗎?"她有些難以接受這個消息。
父親那邊沉默了,只是又一次囑咐她,趕快回家。
匆忙買好了回家的機票,在去機場的路上,她給遠在深圳上班的弟弟打了個電話。
弟弟同樣接到了父親打來的電話,他同她一樣,也是焦慮不安,更多的是難以置信,之前還好好的母親,怎麼突然就病危了。
籠罩在他們姐弟倆心頭的,是同樣的焦躁與不安。

02
她今年32歲,在北京一家大型諮詢公司做諮詢顧問。
她的弟弟今年30歲,在上海一家網際網路公司做技術總監。
她出生在西部省份一個最普通的農民家庭里,她的父母,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
從小到大,她和弟弟的學習成績都特別好,一直都是旁人眼裡的"別人家的孩子"。
那年,她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北京一所重點大學,畢業後就留在了北京工作。
而小她兩歲的弟弟也毫不遜色地考入了上海的一所重點大學,畢業後留在了上海工作。
在他們那個偏僻的村子裡,他們姐弟倆,幾乎成為了傳奇。
甚至很多村民們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時,都常常會說:"你看看人家,學習成績那麼優異,如今在大城市北京工作,在大上海上班,你呀你,真該好好學習他們。"
她和弟弟,儼然已經成為了村子裡的學生娃的榜樣。
而他們的父母,也成為了村民們羨慕的對象,羨慕他們養育出了兩個這麼出色的孩子。
她和弟弟的薪資都不算低,只是真的很忙,自從工作後,每年回家的次數,幾乎都只有一次。他們曾經提到過,把父母接到北京或者上海住一段時間,看看外面的風景。
只是父母卻仍然選擇默默耕種著那些土地,用他們的話來說,他們本來就是農民,還是在家裡種地比較自在。
而且母親還總是憂愁她和弟弟的婚事,覺得他們沒有成家,她的任務都不算結束。
所以她提了好多次,弟弟提了好多次,可是父親和母親,卻連老家那個小縣城都沒有走出來過。
後來,母親患了腦血栓,身體總不太好,就再也沒出過遠門了。

03
她到家的時候,已近黃昏,太陽正慢慢跌落在地平線以下。
傍晚的小山村,格外地寂靜,習慣了都市喧囂生活的她,反而有些不適應。
看到躺在床上,已經氣息奄奄的母親,和床前低聲啜泣的弟弟,她的心不由地一緊。
眼睛紅紅的父親看到她,輕輕拍了拍她的肩膀,囑咐她和弟弟多陪他們的母親說說話,便走出了屋子。
母親虛弱地睜開了眼睛,眼裡滿是滿足與笑意,說看到他們真開心,之後又叮囑她和弟弟好好工作,抓緊找對象結婚,說完後,拿出了一張卡,交給了她,說是留給她和弟弟的。
這之後,母親就平靜地離去了。
淚水早已經模糊了她的視線,她和弟弟聲嘶力竭地喊著母親,可是母親再也不會醒來了。
辦完母親的喪事後,她和弟弟去銀行打算把母親的那張卡註銷掉,可是查詢完餘額後,姐弟倆都愣了。
卡裡面,竟然有整整30萬元。
她和弟弟盤算了下,他們倆畢業後這些年,打給母親的錢,加起來也不過10萬元,而他們都以為,父母早都把這些錢花掉了。
只是,父母不僅一分沒捨得花,還存了這麼多錢。
聯想到父母平日裡的省吃儉用,姐弟倆又一次不由自主地淚崩。
紙短情長,父母這一輩子的恩情,他們這一輩子,恐怕都償還不了了。
而年邁的父親,她們商量著,無論如何,也要帶到身邊去盡孝,父親願意跟著誰就跟著誰一起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