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干年前,還是一張瘦臉的盧克肖與眾多優秀的年輕球員在南安普敦出道,帶領他們的教練是後來威震歐洲的波切蒂諾,熱刺歷史性的歐冠亞軍足夠為教練能力正名。
而當初的盧克肖以近乎青年隊球員的年齡,曼聯付出的是近乎豪門主力後衛的身價,一時間高期望值自然難免。

當穆里尼奧接了范加爾的班,也快要下班時,那個高身價的盧克肖,大概已經只值當初轉會費的一個零頭了。
即使沒有受傷發胖之前,沒人會覺得這是天文數字轉會費的後衛表現。

而在黃潛能夠硬扛格里茲曼的拜利,同樣以不菲身價加盟曼聯,傷病的影響同樣也是一環,在曼聯的防線上,拜利也難以重現往日的狀態。
這種現象在曼聯並不是孤立現象,而幾乎成了規律:在那些並不太出名的非豪門球隊重金加盟之後,能力表現幾乎全部打折。

3800萬歐元的拜利,身處的是曼聯賽季丟50球的防守天團。

而那位同樣3000萬加盟的林德羅夫,如今更像是曼聯後防中對手最愛突破的進攻點。
但剛剛加盟曼聯之前,這位夥計還秀了一回不輸中場大師的任意球腳法。

在曼聯何時能夠有後衛有這樣秀麗的表演,只有後衛一次又一次失誤,後衛團隊顧此失彼。那些轉會操作上的天文數字,對於曼聯壓根就沒什麼影響。
幾千萬英鎊,甚至上億資金打水漂,已經不是一回兩回了。

一個經典的場景是萊斯特城的馬奎爾防守被曾經叫做新亨利的馬夏爾。
不論什麼時候,馬奎爾都不會真的認為那位幾千萬英鎊加盟曼聯的19歲球員,真的是「新亨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