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口臭!腎不強!中醫教你幾個穴位,一個穴位一張圖,一看就懂

2019-08-06     曹強育     反饋

失眠焦慮,半夜睡不著?按這三個穴位,一覺到天亮

內關穴

位於掌心面,手腕橫紋上2寸(同身寸,即每個人自身大拇指的寬度為1寸,下同),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神門穴

位於掌心面的手腕橫紋上,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凹陷處。神門穴是手少陰心經的原穴,乃心經原氣留止的部位,位於掌側腕橫紋的尺側,當尺側腕屈肌腱橈側處。此穴乃心氣出入之門戶,能養心安神,為治療失眠的主要穴位。

三陰交

在小腿內側,足內踝尖上3寸可以摸到脛骨,它就在脛骨的後方。此穴乃足三陰經(肝、脾、腎)的交會穴,故能通調肝脾腎之經氣,達到健脾、益腎、養肝的作用,精血得以統攝於脾,受藏於肝,內養於腎,心氣下交,則神志安寧。

通過介紹,我們了解到以上三種穴位,具有調節失眠的作用,能有效緩解焦慮的情緒,三陰交穴具有調節失眠的功效,能夠達到健脾益腎養肝的作用,能夠促進肝臟的新陳代謝有助於腎臟的健康,神門穴也具有治療失眠的作用。

口臭,按一個穴位就能解決,別盲目瀉火

大陵穴:口臭的特效穴

大陵穴,自古以來就是治療口臭的特效穴,根據古籍《勝玉歌》中說,「心熱口臭大陵驅」。中醫認為,口臭源於心脾之火太過,心包經積熱日久,灼傷血絡,或由脾虛濕濁上泛,薰蒸於口舌咽喉所致,按一按手腕的大陵穴,最能瀉火去濕。

大陵穴為心包經的腧穴,由於心包屬火,大陵屬土,在五行中「土為水之子」。根據中醫「實則瀉其子」的原則,因此大陵穴能清瀉心火和脾胃之熱,治療心脾之火上攻所致的口臭。

取穴方法

大陵穴在我們手腕的腕掌橫紋中點的地方,我們彎曲手腕的話,就會再腕部會出現橫紋,那麼第二條完整橫紋的中點,兩肌腱之間的就是這個穴位了。

按摩方法

首先,用右手拇指尖端按壓左手大陵穴,垂直用力,向下按壓,按而揉之,然後活動左手腕關節,可讓刺激充分達到肌肉組織的深層,產生酸、麻、脹、痛、熱和走竄等感覺。持續20~30秒後,漸漸放鬆,再輕揉局部,時間3~5分鐘。先左後右,左右手交替進行,每日1~2次。按摩大陵穴還可緩解足跟痛。

腎不好,這個穴位按壓平肝明目護血管

肓俞穴

第一個在肚臍旁的肓俞穴。伏天按壓肓俞最排腎寒,其他時間按壓可通腎精。

三伏末伏要去腎寒。這個是關鍵。取平開肚臍一厘米處左右按壓此處到底停留30秒,放開。重複這個按壓動作10次以上,敏感人可以感到雙腳心變暖。

如同洗熱水澡熱水順股間到腳心的感覺為有效。大體的位置在肓俞附近。做出熱感即可,不必過於糾結穴位定位。」

神經衰弱,多按按2個穴位就好

神門穴:

定位:腕橫紋尺側端,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凹陷處

按摩操作:用拇指點按,雙手交替按摩,有酸脹的感覺為主。

作用:主治心病,心煩,驚悸,神經衰弱,失眠,怔仲,健忘,癲狂癇,胸脅痛等疾病。

內關穴:

定位: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意義:主治心煩、心慌、失眠,神經衰弱,月經前期焦慮,呃逆,腹瀉,心絞痛等。

平時多按按這3個穴位,可以調節心神,使夜晚能安然入睡,白晝能神采奕奕!

隨著生活質量的日益提高,人們對健康的要求也愈來愈高了,很多人們對中醫傳統的經絡按摩很熟悉,也很認可,畢竟是千百年流傳下來的中華瑰寶,可是傳統的經絡按摩要有很專業的從業人員,還要你有很充足的時間才行

現在有一款可以讓你帶回家的經絡按摩儀,既專業又不用很多時間,閒暇時間就可以使用。

根據物理學,仿生學,生物電學、中醫學以及多年臨床實踐而研製開發出的新一代保健器材。它擁有多種仿真功能,讓您確實體會到針灸、推拿、按摩、錘擊、火罐、刮痧、瘦身、免疫調節,排毒,緩解壓力,促進血液循環,治療關節疼痛等多種功能。

各種急慢性疾病:風濕病、關節炎、肩周炎、腰肌勞損、胃痛、腹痛、牙痛、神經痛、月經不調、陽痿、性機能衰退等。

身體不適:全身疲勞、神經衰弱、腰背酸痛、肩頸痛、腿痛等關節疼痛。

電腦病:患電腦綜合症,頭暈、頭痛、疲勞,頸椎疼痛等。

瘦身排毒:消脂瘦身、通便排毒,產後修復等。

各部分的按摩圖片,可以參照圖。

我經常伏案工作,使用了一次肩部,力度8-10,會根據感受隨時調整。使用完畢確實肩部疼痛感減輕不少,如果想有更好的療效還是需要堅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