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過的不同人生里,或許藏著相同的故事,我用故事寫故事。

註:圖片來源網絡
鯉魚兩條/文
01
她會買那件2000的衣服,一方面是因為確實喜歡,而另一方面是源於她的朋友。
那天,她和兩個好朋友出去逛街,她們從初中起就相識,超過15年的友情,彼此都認為是閨蜜。她其實是有些羨慕那兩個朋友的,因為她們過得比她好。
那兩個閨蜜找的另一半,都比她的老公能幹很多,很能掙錢,所以婚後比她過得要好很多,至少看起來是這樣。
出去逛街的時候,她們從來不會在乎價錢,買東西的唯一標準就是喜歡。而她不一樣,她會悄悄看一下價格,如果貴了,就會說自己不需要買。
但現在的她即使在兩個閨蜜面前,也是要面子的。畢竟結婚這麼多年了,她不想讓人知道,她其實過得沒有那麼好。
惟有那天是個例外,她真的很喜歡那件衣服,所以就先拿過來試了,而不是像以前一樣先看了價錢。從試衣間出來後,閨蜜說特別好看,她也很喜歡。
店員也誇了一番,然後問是否把衣服給她包起來?她問了價錢後,心裡打起了退堂鼓。
一個閨蜜說:「真的挺好看,不買你會後悔的!」另一個閨蜜也附和。
於是她咬咬牙,就把衣服買了。她在心裡安慰自己:我從來沒有買過這麼貴的衣服,這次就算是提前給自己的生日禮物了!還有三天,就是她的生日了。
回到家後,她和老公因為這件衣服吵架了。

註:圖片來源網絡
02
她本來是不準備告訴老公的,但是心裡卻又希望告訴他,看看他的態度是怎樣?她總是喜歡這樣,以這樣那樣的事來試驗老公是否愛她。
她的老公聽完後,嘟囔了幾句,大意是家裡要裝修房子了,現在正是缺錢的時候,這兩千塊錢能做不少的事等等。
還沒等到說完,她的火也上來了:「我嫁給你這麼多年,你給我買過一件像樣的衣服嗎?我嫁給你就是來吃苦的?你看看她們,買這樣的衣服眼都不眨......」
這個她們,自然是指她的閨蜜。
她的老公不善言辭,但卻挺會抓她說話的中心思想:「當年是你自己要嫁我的,又不是我拿刀非要你嫁的!」
這話本是小聲嘟囔,但還是被她聽到了。她頓時感覺自己的委屈如海水一般湧來,她為這個家犧牲這麼多?到頭來成了自己活該了?
最重要的是,他一點也不理解她。
於是,她把當年那些陳芝麻爛穀子的事情又搬了出來,從沒有要彩禮說起,到生孩子的時候他忙於工作都沒有回來,再到結婚這麼多年他才買得起大點的房子,最後回歸現實。
當然,現實也是一團亂麻,說起來一件事更比一件事糟心。
她越說越氣,最後又扯到了要離婚上面,她說我又不是找不到更好的。這次他卻一反常態,有些生氣地說:「好,這次誰不離婚誰是狗!」
她聞言懵了,他一向以脾氣好出名,就算有時她對他動手,他都能巋然不動穩如泰山,一會兒就跟個沒事人一樣了。她嫁給他,看中的正是這點啊!
他出了門。她一個人在家氣呼呼地想:這日子真是沒法過了!

註:圖片來源網絡
03
她去把那件衣服退了。
她其實是那種咋呼得厲害的人,沒想過真正離婚,她敢天天把離婚掛嘴邊,時不時放出來溜溜,是自信於老公也不會離。
可如今他說了這樣的話,反倒讓她心慌了:要是真離了,又該怎麼辦呢?
一個閨蜜知道她把衣服退了,問她怎麼了?她如實說了,因為她覺得此時的自己需要一個「軍師」,也顧不得什麼面子了。
沒想到閨蜜聞言,卻是笑了起來,是那種帶點苦澀地笑:「其實啊,我倒是挺羨慕你的。我要是敢這樣和我家那位說話,估計都離婚好多年了吧!」
閨蜜以前也從不和她說這些,只會告訴她老公給她買了什麼東西帶了什麼禮物等等。在她眼裡,閨蜜的老公算得上「模範丈夫」了。
「他脾氣不是特別好!」閨蜜又換了一副調皮語氣:「你說世上哪有那麼十全十美的事啊!」
兩人都很默契,沒有就這個問題繼續說下去了,開始說起了其它的八卦。嗯,生活看起來還是很美好地。
接下來是冷戰期,他們誰也沒有找誰說話。他去了客廳的沙發睡覺,她本來想說自己把衣服退了,卻還是沒找到機會說。
他是真的很忙。
他們從最初結婚的一無所有,到現在的有房有車,房車都是寫的她的名字。她覺得有了孩子後,原來的房子小了,於是他又著手看了一套大點的,最近正在裝修。
不只是她的閨蜜,這個世上啊,那麼多比她家條件好的人,她比得過來嗎?要想和生活和解,先要同自己和解。第一次,她覺得自己先道一次歉吧?
但不是為那件2000塊的衣服,而是她不應該輕易說出離婚那樣的話。
三天後,她的生日到了,她是準備這天道歉的。她想,我的生日他總得給這個面子原諒我吧?卻不料那天回家打開門,他站在屋裡,第一時間把一個袋子遞了出來。
她傻了眼,袋子裡面裝的是什麼,她再熟悉不過。他沒提那天的事,而是得意洋洋地說:「我把那家店找到了!」他看著她,臉上寫滿「快誇我」的表情。
他總是這樣,特別喜歡聽她誇他,一夸就跟中獎了似地高興。
「媳婦,生日快樂!」他說,頓了頓,似乎還有什麼欲言又止。他很少露出這樣的表情,她好奇地看著他,突然怒道:「你這兩天做了什麼對不起我的事?!」
「不是,我......」他停了一下,猶豫著終於說了出來:「汪......」
她一愣,忽而笑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