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我們大人每個人都經歷過學生時期,你可以到處去問問,是讀書辛苦還是工作辛苦?別覺得讀書很辛苦,無論是如今的社會還是以前的年代,那些沒有知識文化的人,大多數一輩子都過得很苦很累。
台灣女作家龍應台寫給兒子安德烈的一段話,「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

你現在挖的懶惰坑,將來要花10倍努力去填滿
小學的時候,一到夏天,父親就帶著我們三姐弟去游泳池玩耍,為什麼是「玩耍」,因為根本就不會游,只能泡澡。也嘗試過不停的潛水踢蛙泳腿,但還是學不會,也嗆了幾口水。小時候的嗆水感覺就是要命,太難了,也放棄了游泳

後來讀初中,英語成績一直很差,很多題目都是靠蒙的,母親也擔心我這英語成績,也想著要我報個補習班,但我感覺英語太難了,也沒興趣,補習班也沒去上。
再後來考駕照的時候,記得那年20歲,成年人有思想有自尊,但卻給教練羞辱得無地自容,其實不僅我一個,車上所有學員都給罵得想哭,車裡有個女學員還真哭了。下星期集合練車時,因為不喜歡教練,覺得壓力太大了,就我沒去練習。其他人半年都拿證了,而我要花上一年多。等拿到證了,借用父親的車拿來練習,又給父親罵了一頓,現在,我也不想開車了。有次公司領導要我開車,奔馳,但因為太久沒開,也不敢開。

不要相信命中主動,所有一切其實都是前因後果
不會游泳,你不能把自己定義為我水性差,天生就這樣。
不會英語,不能把自己標籤為我是愛國者,不需要學習
不會開車,不能把自己認為方向感很差,想著以後請司機
蔡康永寫過:15歲覺得游泳難,放棄游泳,到18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游泳,你只好說「我不會耶」。人生前期越是懶惰,越覺得這裡難那裡難,你挖得坑越深,你將來填得就越辛苦。同時,你也將會錯過很多機遇和風景。

未來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不去學習的人。
每當父母或親戚說要你認真努力讀書,以後考個好大學,將來就能有前途,生活壓力就沒那麼大的時候,你是不是心裡想著其他東西?比如說你是不是在想:現在大學畢業連工作都找不到,又或者某某親戚其實就是個初中生,但成為了大老闆,覺得讀書沒用的想法?又或者經常看到一些網絡的文章:小A和小B是一起長大的朋友,小A初中輟學,而小B考入了名牌大學。十年後,小A已經是一家公司的老闆了,這時候正在考慮到底要不要錄用名牌大學畢業的小B?

但如果我們按大比例來算的話,初中輟學就能當上老闆,是命中注定,還是前因後果?讀書可能不是他的強勢,但學習能力是他的強勢,如果初中能當上老闆,在某一方面,他的能力是比其他人要強很多的,比如交際能力、說話技巧、膽量、想法。但這樣的1000個初中畢業生,只有1個幾率甚至不到的情況下才能成為大老闆,這更需要賭,更需要運氣!任何數據都有效的證明顯示,高材生平均工資是比普通大學要高。

努力讀書,你才能結交更優秀的朋友。
圈子是非常重要的,孩子!結交一些優秀的朋友,能使你受益終生。俗話說得好: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如果你的朋友圈都是初中畢業出來工作的,和都是名牌大學的朋友,你覺得哪個能讓你知識面、視野、大局觀看得更高更遠?和一群優秀的人在一起,會改變的生活習慣。如果你身邊是天天討論遊戲的,和天天討論哪本書好看的,哪個會讓你成長?如果你身邊朋友是每天睡到中午11點才起床的,和每天早上6點就跑步閱讀的,哪個能讓你變得更加優秀?

每天看書的人很難和每天打遊戲的人成為好朋友,不是因為看不起或者配不上,而是他們的價值觀不一樣,聊天的話題不一樣,思想不一樣,不同頻,很難交流
寫給所有父母
當孩子不想學習的時候,一定要告訴孩子,現在不努力,現在挖偷懶的坑,將來要10倍努力去完成。同時,你也會錯過很多機遇和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