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拍斷線之後,該如何處理,該如何剪線,這裡面學問很大

2019-08-07     舒信育     反饋

昨天去球館打球,一下午打斷了2根拍線,他們都說我手不是手,是刀,專門割線,誰說不是呢?隨著天氣越來越冷,夏天穿25磅的線,現在穿24磅還是斷,後來想想其實這不僅跟天氣變冷有關,還跟你瞬間爆發力大、高頻率擊球、拍線磨損、擊球點偏離等情況有關。

那麼,斷線之後,需要做些什麼呢?——剪線、穿線!

一、剪線的目的:一把剪刀看出你的羽球段位!你是球場「小白菜」還是「老司機」?剪線,是斷線的球拍在重新穿線之前必不可少的一道程序。

拉緊的拍線在橫向和豎向之間的張力存在著平衡,就像兩邊撥河,一邊的人如果突然鬆手,另一邊的人就會飛出去,這種突然釋放出來的反作用力會對球拍產生一定的破壞性,如果對球拍還有一點感情,及時有效的剪線,讓球拍失去張力,對於保護球拍非常重要。

二、斷線之後需要立即剪線嗎?

為了避免失衡導致球拍變形、斷裂,所以及時剪線很重要,但是所有的球拍,都需要立即剪線嗎?對於初級水平的業餘球友來說,也不盡然,我們把22磅作為一個分水嶺,對於一支使用許久,但是低於22磅的球拍,斷線之後不立即剪去,對球拍的影響並不顯著,因為大部分的拍框本身硬度,足以支撐22磅以下的斷線拍在充分的時間內,重新穿線。

我們並不是推薦不剪線,只是考慮到對這部分球友而言,心智資源不會集中在羽毛球這裡太多,聊得太深入,擔心會讓人產生一種逆反心理,如:「這麼複雜,還讓不讓人打球了」、「球拍拿來用還是拿來供?反正不貴,斷了再買」、「裝,繼續裝」……

三、只有在斷線之後才需要剪線嗎?

一般進行大賽的時候,球員們通常會提前一天為他們的戰拍穿好線,所以他們拍線的使用壽命大約在一周左右,但是對於大多數的業餘球友來說,並不需要如此嚴苛。

正常使用一兩個月,拍線起毛、手感變差、彈性下降、大幅度分線等,都是換線的信號,所以,為了享受到更好的擊球體驗,合理換線尤為重要。

四、剪線的方法:

1、未斷線的剪法:

(1)「十」字剪法

第一步:對於沒有斷線的球拍,我們首先找到橫豎線的中心點,同時交叉剪,即點1位置。

第二步:找出從球拍中心區域到拍框12點鐘、3點鐘、6點鐘及9點鐘的中心所對應的四個點(即點2、3、4、5),依次剪掉。

注意:點2和點4剪橫線;點3和點5剪豎線。

第三步::從中心到四周,以「十」字剪開即可。

(2)「X」字剪法:

第一步,先用一個乘法剪,把中間交叉的橫豎線一刀剪斷一部分,能剪多少視乎剪刀刀刃的長短。可以稍微講究的是,不要一次直接從中間到四周,可以分多幾次,讓拉力更均勻地釋放。

在未斷線的情況下,把拍線剪斷,唯一的秘訣就一個字「快」,至於怎麼剪才講究,可放在第二位。但是不能為了快而不擇手段,比如常見的以燒代剪,就是一個很不好的習慣。

2、斷線之後的剪法:

第一步,要快速讓框面力量恢復平衡,此時要掌握兩個要領「對稱」與「對應」。

如例1:這把球拍被打斷的是11點鐘位置的豎線,可以看出,此時拍面的左右兩邊已經不對稱了,即「撥河效應」的力量釋放並堆積在拍框上。磅數越高,堆積得越厲害,對球拍來說越危險,哪怕球拍不被拉裂,也容易留下內傷。

如果圖片的形變不好認,可以再參考一下描框試驗。穿好線的球拍與突然剪斷11點鐘豎線後的輪廓,明顯球拍向1點鐘位置突起,整體不規則變形,拍面變瘦。

此時,第一步應該把對稱位置的線也剪掉,如1點鐘位置的豎線,消滅「撥河效應」,然後再進行加法剪或乘法剪。

例2:如果球拍被打斷的是橫線。

第一步應該把正中位置的豎線剪斷一根,讓框面的橫豎線應力差歸零。

然後再以「+」 「x」的方式,剪掉其他的線

3、剪線之後需要立即把線取下嗎?

剪線之後,拍線最好保留在球拍上,直到再次穿線時再取下,以便保護護線釘,不出現掉釘的情況。

4、怎麼辨別羽毛球拍穿線的好壞優劣,買球拍時雖然你和穿線師說了要穿多少磅,碰上專業一點的穿線師還好說,至少球拍的穿線不會太離譜,要是碰到半路出家的業餘穿線師那就悲催了。

1/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