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婆媳問題,方臉曾經申明過很多次,不管是婆婆對兒媳,還是兒媳對婆婆,其實都不存在硬性的約束和規定,沒有責任和義務,多的而是一份同理心。
有句話叫做「多年的媳婦熬成婆」,婆婆並非天生就是婆婆,婆婆也是從媳婦身份熬過來的「過來人」,應該更能了解女人的不易,以及做媳婦的箇中滋味。
方臉見過許多好婆婆,她們大都抱有同理心,能夠善待媳婦,即便自己年輕時受過來自婆婆的苦,她們的三觀依舊很正直,正因為受過罪,所以才不願讓媳婦再重新受罪,讓歷史重演,曾經經歷的苦會成為經驗,規避掉婆媳之間尖銳矛盾和大多數的摩擦。
可偏偏有一些婆婆明明懂做媳婦的苦,卻不具備同理心,而是認為「在其位謀其職」,作為婆婆就應該有至高無上的家庭地位和話語權,媳婦就應該要委曲求全,應該對婆婆俯首稱臣,對婆家低眉順眼。

把婆媳當成是永遠的宿敵,把婆媳之間當成是一場宿命的遊戲。因為沒有同理心,她們所抱著的想法並非「我不想讓自己吃過的苦再讓她吃一遍」,而是「我吃過的苦會原原本本讓她再吃一遍」,以獲取心中的平衡。
這樣的心理,這樣的人,不是沒有。方臉並不評判這樣的想法對與錯,人人的想法不同,選擇報復也好,選擇以德報怨也罷,大愛無私也好,自私自利也罷,這都是個人的選擇和活法。
但在你選擇這條路的同時,必須要明白一點,種什麼因得什麼果。你種的如若是善因,得到的必定是善果,但如若你種的是惡因,不僅僅是將這種婆媳之間的仇怨一代接一代的傳承下去,還會讓你也身陷囹圄。
認為自己有支配媳婦的權利,甚至在有些危機的情況下能夠左右對方的生死,從不善待媳婦,不把媳婦當回事兒,不尊重她,其實不僅僅是在傷害她,也是無形中把自己推入了萬劫不復。

有句話叫做「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要知道,如今的光景可不會持續太久,當你需要幫助時,媳婦會不會幫助你,取決於你曾經對她的態度,從前你若沒有善待與她,她也沒有義務和責任照顧你。
從前你可以理所當然的在媳婦需要幫助的時候置身事外,圖個清靜,媳婦當然也可以。如果你不懂得同理心,從一開始就善待對方,好好經營婆媳關係,種下善果,到最後再談什麼情面責任,搞什麼道德綁架,都是於事無補。
之所以寫這篇文章,是因為前幾天收到了讀者張女士的投稿,因為早年間和婆婆之間的恩恩怨怨糾纏了將近二十年,如今婆婆晚年多病需要人照顧和陪護,婆婆受盡了病痛的折磨,懇求張女士的原諒,丈夫和婆家那頭的親戚們也都希望張女士能冰釋前嫌,照料婆婆安享晚年,但張女士卻想都沒想就拒絕了,即便受到指責和不理解,張女士也絲毫沒有鬆動。
「我和婆婆之間的關係早就被她給一手毀掉了,她就像一個劊子手一樣,磨滅了我的純真和善良,事到如今她想祈求我的原諒,我有權利不接受,沒經歷過我受過的苦楚,誰也沒有資格站在上帝的角度去責備我不孝。」

張女士說的很激動,她的眼裡滿是痛苦,到底是什麼樣的往事讓張女士這般難以介懷,無論如何都無法原諒婆婆呢,隨著張女士的描述,往事慢慢浮現出來。
「醫生,是男孩就剖,女孩就順,緊急狀況別出來問,直接保小」
張女士剛結婚那會兒聽過自己的丈夫說過,婆婆其實是個苦命的女人。婆婆的婆婆還在世的時候,婆婆過得很委屈,受了很多的罪。公公是個很愚孝的人的,對於自己的母親無條件的信任和縱容,哪怕知道自己的母親刻意刁難自己媳婦,公公也不會幫婆婆說一句話,早年間因為公公母親的挑唆,婆婆沒少挨打,在家裡一絲一毫的地位和話語權都沒有,一個苦命的女人,為夫家奉獻了一生,被婆婆欺負了但半輩子,這種情況一直到公公的母親去世了,公公年紀也大了才開始好轉。
聽了老公的一些回憶,張女士很同情婆婆,心中也曾暗暗的下定決心,要好好孝順婆婆。但張女士漸漸感受到了有心無力,事與願違,因為自己苦命的婆婆,壓根沒想過要好好和自己和平共處,而是處處給自己使絆子。

「我剛剛結婚那會兒,真的是全心全意的對婆婆好,我想我這種心情,很多女人應該都能感同身受吧,想法就很單純,我就想著好好善待她,也不指望她能感激我,最起碼,她心裡能明白我的善意,日後也能善待我,婆媳之間,互相體諒和理解,她的日子好過,我的日子也好過,這樣難道不好嗎?可她不行,她想盡了辦法要讓我明白,尊卑有別,她是婆婆,我是媳婦,我就應該無條件聽她的話,不然她怎麼都不會滿意。
我記得進門不久的時候, 她就趁我老公不再給我下馬威,我想回娘家,她不讓我回去,說是我是他們家的人,活著是,死了也是,跟我娘家沒關係,說我跑娘家跑得太勤,硬是不讓我去,要我去了就別回來了。
我當時都覺得莫名其妙,我回娘家怎麼了,婆家是家,娘家也是家啊,她說那些話也讓我挺詫異的,要知道,我逢年過節就帶她去買衣裳,給她零用錢,給我爸媽都沒那麼勤快,她一身穿著都是我買的,卻無理取鬧的指責我,都說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軟,我都不知道她是怎麼好意思的。
我沒有理她直接就回了娘家,後來她不動聲色,在我老公面前告了我一樁,說我心太野,要管束,話里話外教我老公好好治治我,幸虧我老公並不是一個拎不清的人,他雖然沒有當面違背我婆婆,嘴上答應了,但實際上根本沒有為難我,只是跟我講,讓我別和他媽一般計較,小老太太裹腳布的思想,聽聽就好,別忘心裡去。

我其實可以理解我老公,畢竟那邊是他的親娘,他不可能去真的為了我去斥責他老娘的,這是孝道,但他的心總歸是站在我這一邊的,這就足夠了。畢竟我是和我老公過日子,又不是和婆婆,為了我老公,還是應該盡我做媳婦的責任。
所以又很多時候,我都儘量不和我婆婆計較,其實那時候我是覺得,我婆婆雖然嘴巴不好,管得多,心總歸是好的,只要對她好,她總能感覺到我的心意,慢慢對我改觀,我們婆媳之間的關係總是會有所改善,越來越好。
可是呢,後來的事情卻證實我真的太傻了,從充滿希望到失望,再到死心,僅僅用了一句話。婆婆當時說的話,讓我記了二十年。
張女士懷孕,全家人都很高興,婆婆也很高興,對張女士也比往日要好了很多,那個時候張女士一度以為婆婆已經想通了,終於習慣了有自己的存在,經常和婆婆推心置腹說一些心裡話,婆婆也表現的很和善,不再如從前那樣偏激,張女士認為自己的新生活就要來臨了。
